查看原文
其他

藏识 | 杭州灵隐寺药师殿楹柱联——广大行愿利有情

妙声 灵隐寺 2024-03-19


名寺名联,盛传不衰。杭州灵隐寺文化底蕴深厚,诸多楹联结合佛教文化精髓,涉及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经典故事、宗派源流等范畴。在灵隐寺,仔细品读欣赏精彩的楹联佳作,能更好地了解佛教所主张的自然和人文高度和谐的文化内涵,给人以启迪和警醒,起净化心灵的作用。


杭州灵隐寺殿堂楹联,引人驻足,回味无穷。今天我们欣赏灵隐寺药师殿的一副楹柱联。


灵隐寺药师殿



上联

药师如来琉璃光

焰网庄严无等伦


下联

广大行愿利有情

一切所求皆得遂


——庚午年季冬望日

上海龙华寺方丈明旸敬书




明旸法师(1916-2002),福建闽侯人,俗家姓陈,名心涛,号俊豪。从小熟读四书五经,于十岁时随母听圆瑛法师讲《仁王护国般若经》,时年虽小,但已有所悟,便向大师要求出家,圆瑛法师未许。直至十三岁随圆瑛法师落发,法名日新,号明旸;十五岁时,破例受具足戒;三十二岁,得授临济正宗第四十一世、曹洞正宗第四十七世法脉。


七七事变后,明旸法师随圆瑛法师积极为抗战奔走,组织僧侣救护队,参与战地救护;亲赴南洋募化资金,支援国内抗战。回国后被汉奸告密,与圆瑛法师同被日军逮捕,解往南京的日军宪兵总部。师徒二人身陷囹圄长达二十多天,期间不为所屈,从容陈辩。日军慑于圆瑛法师国际声望,不敢加害,终将圆瑛法师及明旸法师释放,但仍严格监视。


新中国成立后,法师曾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上海佛学院院长;先后住持北京广济寺、上海龙华寺、宁波天童寺、上海圆明讲堂、福州西禅寺、莆田光孝寺等六大名刹;著有《圆瑛大师年谱》、《佛法概要》等书。

2002年7月23日(农历六月十四),一代爱国高僧明旸法师在上海龙华寺圆寂,世寿八十七岁,僧腊七十二夏,戒腊六十八年。


灵隐寺药师殿内东方三圣像



上联

药师如来琉璃光

焰网庄严无等伦


药师者,借譬受名,世间药师能除人身疾病,而如来能除众生三毒八苦之病,教令修行四等六度之药,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恰如世间药师。


如来者,乃佛十号为首的仿同先德号,佛佛道同,后佛出世,宛同先佛再来,故名如来。


琉璃光者,梵华并举。琉璃是梵语,其义为青色宝,即宝石中之蔚蓝色者。宝石即同宝玉,其体透明,如天青之色,有晶莹之质,表里洞彻,内外相映。所谓琉璃光者,即此天青宝中所含之净光。药师如来成佛所现之身,如青色宝,内外明彻,净无瑕秽,恰如琉璃宝光。


焰网:焰即光上之线,如曙光东升,光线夺目。一光焰照一一光焰,一一光焰照一光焰,光光相映,结成罗网;而此琉璃光身,即善安住于此由光线所组成之光明灿烂的焰网之中。


等伦意谓同辈、同类。言无等伦者,以药师如来焰网庄严殊胜非常,无与伦比。



下联

广大行愿利有情

一切所求皆得遂


读heng(四声)音,指所行之事,偏于名词。如读原字xing(二声)音,即能行之行,偏于动词。今指所行之事,故读heng(四声)音,类似者如普贤行愿、大行普贤菩萨、苦行等,皆作名词读音。


指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所发十二大愿。菩萨发愿有通愿、别愿的不同。如“众生无边誓愿度”等四弘誓愿为通愿,地藏菩萨之“地狱未空,誓不成佛”、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及此处药师如来十二大愿等为别愿。


发愿即是立志,由内心策发确立而定;以此志愿督促、鞭策而起大行,以行山填愿海,方遂其愿。因此,合称为行愿


有情即是众生,以众生皆有情识,故新译作有情。


行愿得称广大者,以药师如来十二大愿一一含容无尽,如第一大愿之“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数无边世界”,第三大愿之“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第五大愿之“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凡此无量、无数、无边、无尽,皆可彰显药师如来行愿之大,利益之广,足以利益一切众生,故称“广大行愿利有情”。


者,满足、成就之义。


所求得遂者,令诸众生心中所求皆得满足,以利成就道业,如《药师经》云:彼佛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赏析


本联是灵隐寺药师殿的抱柱联,书于“庚午年季冬望日”,季冬望日是农历腊月十五,庚午年季冬望日即1991年1月30日。明旸法师的书法深得圆瑛法师真传,既圆润饱满,又雄健飘逸,颇具禅风古意,令人回味无穷。


对联主要内容取自药师如来赞偈:


药师如来琉璃光,

焰网庄严无等伦。

无边行愿利有情,

各遂所求皆不退。


因系对联体裁,为求平仄调顺,明旸法师略作改写,大意无别。


上联两句赞叹药师如来果德报身相好庄严。药师如来因圆果满成就无上菩提之后,所现变化之身,如青色宝内外明彻、净无瑕秽。瑕为玉中之疵,玉有污点,即成美中不足。我们凡夫之身本来也具足琉璃之光,而为肉血烦恼所障,不能内外明彻。其他宝石如水晶珠等,虽能内外明彻,却每每不免于瑕疵。唯此药师琉璃光身,内外明彻,净无瑕疵,其广大遍一切处,功德无量,如山巍巍,善能安住由种种光焰所组成之光明灿烂的焰网之中,所以光明才能超过日月,称为“焰网庄严”。我们所居的娑婆世界,以日、月、星为三光,而尤以日月之光为大。但日月虽能照破幽冥,若遇雨夜即无日月。药师如来所成就的净琉璃世界则不同,有药师琉璃光身之光明,一切黑暗皆破除,幽冥众生悉蒙开晓。如盲者得眼,即能于光明熙和中随意所趣,平等自由地修行办道。


灵隐寺药师殿药师佛像


下联两句赞叹药师如来因地化导慈悲广大。药师如来既有如此庄严殊胜的果德,那么又是如何成就的呢?这就要说到他在因地化导众生的无边行愿了。



药师如来十二大愿


第一大愿(正报庄严)

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第二大愿(身光破暗)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第三大愿(智慧资生)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第四大愿(导入大乘)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第五大愿(得戒清净)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第六大愿(得身健美)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喑哑、挛躄、背偻、白癞、癫狂种种病苦,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


第七大愿(安康乐道)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八大愿(转女成男)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女百恶之所逼恼,极生厌离,愿舍女身;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转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九大愿(魔外归正)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诸有情出魔羂网,解脱一切外道缠缚;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摄置于正见,渐令修习诸菩萨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第十大愿(解脱忧苦)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王法所录,绳缚鞭挞,系闭牢狱,或当刑戮,及余无量灾难凌辱,悲愁煎迫,身心受苦;若闻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脱一切忧苦。


第十一大愿(得妙饮食)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得闻我名,专念受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第十二大愿(得妙衣服)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昼夜逼恼;若闻我名,专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宝庄严具,华鬘、涂香、鼓乐、众伎,随心所玩,皆令满足。



药师如来因地修行所发十二大愿,愿愿遍及无量无边之刹土、愿愿利济无尽无数之众生,宏深莫测,广大难思。普通人虽也时常发愿督策自己,然因意志薄弱,见色闻声往往情不自禁,不堪外境之诱惑而为其所转。诸佛发愿与之迥异,既发愿已,三业依之修习,坚固无有动摇,由此必证菩提,所以能令一切有情所求自然满足。



本联上联彰显果德下联叙述因行,乃至果德成就之后仍旧不废因行,化导众生永无止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因果交彻,正突出了药师如来的无尽慈悲无边行愿


当下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国内疫情防控也仍然不能松懈。药师如来连众生的生死烦恼大病都能治愈,自然也能够加持护佑有缘众生,免离新冠病魔的威胁。我们佛弟子应认真学习药师法门,深切体会药师悲愿,依教奉行,早脱疫难!




线上随喜

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
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随喜供佛斋僧,广种福田!




往期回顾




云林藏识

藏识 | 天王殿  楹柱联——泉水生暖意  放笑脸相迎

藏识 | 天王殿  楹柱联——眼前佛面即如来

藏识 | 天王殿  楹柱联——鹫峰从天竺飞来

藏识 | 天王殿  楹柱联——毗卢楼阁在南中

藏识 | 天王殿  楹柱联——法门不二  大腹能容

藏识 | 天王殿  楹柱联——悟道一念自开怀

藏识 | 药师殿  楹柱联——琉璃世界放光明

藏识 | 药师殿  楹柱联——慈云法雨济群生


☀云林学处

学处 | 世出世间  以孝为先

学处 | 学佛三要诀——怖生死、奋刚勇、开正见

学处 | 弘一大师总结《地藏经》的三个要点

学处 | 阅读体会佛教尊师传统

学处 | 蕅益大师《圣学说》导读

学处 | 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学处 | 佛经中的四种月喻:圆明朗彻,普照众生

学处 | 《地藏赞》释——地藏誓愿 永无尽期(梵呗唱诵)


☀云林观照

观照 | 春华秋实  善用财富

观照 | 五种因缘  求财不得

观照 | 随信行  随法行

观照 | 不忘初心

观照 | 转烦恼为菩提

观照 | 成住坏空  思维无常

观照 | 心与佛相应  方获大加持

观照 | 十种礼佛方式,你属于哪种


☀云林常识

常识 | 佛教中什么样的典籍可称为“经”

常识 | 《华严经》妙觉法门的三大菩萨

常识 | 吃素与吃斋的区别

常识 | 出家与在家的区别

常识 | 观世音菩萨的十四种无畏功德

常识 | 为什么要做佛事?

常识 | 佛门礼仪——如何在寺院过堂?

常识 | 佛教为什么重视中秋


☀云林分享

分享 | 此中有真味  此中有真情

分享 | 灵山莫远求  心明即灵山

分享 | 感受与感恩

分享 | 我与慈孝文化

分享 | 若无闲事挂心头

分享 | 广结善缘  生欢喜心

分享 | 学习慈悲善巧  感悟多彩人生

分享 | 心系云林  服务大众



撰文 | 妙声
责编 | 海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