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子《道德经》下篇 · 德经 || 第六十一章 · 大者宜下

点击关注👉 道德经解析 2022-10-07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下方卡片”,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每天与您分享精品文章。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德经老子既谈“道”,又论“德”。“道”与“德”相合,构成了其思想的完整体系。“道”是客观规律,其属性表现为“德”。“德”必须在大道的指引下,去观察万物的本源。凡是合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就是“失德”。高不忘下,贵不忘卑,这是真正的“德”。就像君王称呼自己为孤、寡、不毂一样,目的就是让自己变得卑下一些,从而合乎“德”。所以说,那些最高的荣誉,是不需要自己去夸耀的;只要有了真正的德性,别人自然会去给你真正的名誉。“玄德”堪称慈母德范,它是最深刻、最本质、最核心的德,是老子给合于“道”的人及行为所打的“无限高分”。作为具体存在的“道”的践行者,即使不能真正与“道”合一,其行为境地也能无限接近道。所以,玄德是“道”的践行者的最高追求。

第六十一章 · 大者宜下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语译】
①国:一本作邦。
②下流:下游,水汇聚之处。
③交:会集,会总。
④或下以取:有时大国靠谦下而取信于小国。下,谦下。取,借为聚。
⑤兼畜人:聚养人,即把人聚在一起加以养护。此处指网罗小国。
⑥入事:侍奉,顺从,归附。
译文
大国如同居于江河的下游,处在天下雌柔的位置,充当天下的会集之地。雌柔常以安静守定而胜过雄强,因为安静才可处于下位。所以,大国对小国谦下忍让,就能取得小国的信赖;小国对大国谦卑恭敬,就能见容于大国。所以,有时大国靠谦下而取信于小国,有时小国因谦卑而取信于大国。大国不过是想网罗小国,小国不过是想归附大国。这样两者都能实现各自的愿望,而大国尤其应当谦下忍让。

名家注解
河上公:治大国者当如居下流,不逆细微。大国,天下士民之所交会。牝者,阴类也。柔谦和而不昌也。女所以胜,屈于男,阴胜阳以安静,不先求之也。阴道以安静为谦下。
王 弼:唯修卑下,然后乃各得其所。小国修下自全而已,不能令天下归之,大国修下则天下归之。故曰,各得其所欲,则大者宜为下也。
朱元璋:大国治小国,十分以抚怀之,则小国永臣而悦进焉。若小国能守臣分,朝贡以时,务其理则永保分茅胙土于一方,则常亲大国矣。

经典解读
本章文字较为浅显,易于读懂。在本章中,老子针对当时兼并战争频发的状况,讲到如何处理好大国与小国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其治国,以及处理国与国关系的政治主张。此处的国,指的是大大小小的诸侯国。
老子认为,国与国之间是否能和平共处,关键在于大国。所以,他才说大国要谦下,不可以自恃强大而凌辱、欺压、侵略小国。在老子看来,大国应该“知雄守雌”,像湖海一样,谦居下流,自处下位,天下才会乐于归附。
春秋末期,诸侯国林立,大国争霸,小国自保,战争频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灾难。有人认为,这里老子讲的大国领导小国,小国奉承大国,是希望小国大国维持春秋时期的情况,不要改变,他希望社会永远停留在分散割据状态,这是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背道而驰的。这种说法,自然有其道理。因为,老子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本就是小国寡民;老子提倡的本就是,国与国之间相安无事、和平共处。
然而,再深入一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却能感到老子的另外一种考虑。古今中外,人类社会能否得到安宁与和平,往往取决于大国、强国的国策。大国、强国所希望的,不过是要兼并和畜养小国、弱国;而小国、弱国的愿望,则是与大国修好,和平共处。在这两者的关系中,大国、强国是主要的方面。所以,本章在开头和结束部分,老子一再强调大国应该谦下包容,不可恃强凌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小国信服。
老子对国与国的关系的定位,对人与人之间交往也有着深刻的启示。强者对弱者谦下,才能得到弱者的真心佩服和拥护;弱者对强者谦下,才能得到强者的尊重和维护。

处世空明拳:天下大德“谦”为首
老子说: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意思是说:大国对小国谦下忍让,就能取得小国的信赖;小国对大国谦卑恭敬,就能见容于大国。
首先,大国对待小国应该谦下,这样才能使得小国真心归附。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运用的这种方法,使国家出现了空前的和平、繁荣。
唐太宗即位不久,唐将李靖、李绩大败突厥,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唐朝的版图扩大到了今天的贝加尔湖以北。原属突厥的部落有的北逃,有的西奔,其余的都投降了唐朝,达十多万人之多。如何处置这批降众,就成了一个难题。
中书令温彦博力主将他们迁到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保全他们原有的部落,顺从他们的生活习俗。他认为,这样既可以充实空虚之地,又可以加强北边的边防力量。而且,天子对万事万物,应该像天覆地载一样无有遗漏,不宜将这些走投无路的突厥人拒于千里之外。
唐太宗十分赞同温彦博的主张,并补充说:“自古以来都是贵中华而贱夷狄,只有我对他们都是爱之如一的!”于是,他在河套地区设立了定襄和云中两个都督府,统管突厥降众。还拜归附的各级酋长为将军、中郎将等,朝廷中五品以上的少数民族官员就达一百多人。此外,相继迁入长安的少数民族居民将近万家。因此,周边很多少数民族都十分拥护和爱戴唐太宗,尊他为“天可汗”(像天一样伟大的领袖),对他敬若神明。
其次,小国谦下地对待大国,才能得到大国的尊重。这是治国策略,也是全身保命的生存哲学。钱俶归宋,使人民免于战祸,使自己和子孙得续荣华,就是用的这一策略。
钱俶是五代时期吴越国的君主,他秉承祖训,对中原政权恪尽臣礼,经常纳贡,自称藩属,获得中原政权的承认和支持,为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后来,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钱俶立即上表称贺,同时将自己的名字弘俶改为俶,以回避赵匡胤父亲赵弘殷的“庙讳”。钱俶还几乎每年都向宋朝进贡钱物,每次进贡黄金白银动则几万、十几万两。每逢岁末、新春等例行节日以及宋朝皇帝、皇后、皇子生辰或是祖先忌日,钱俶都要上表称贺或祭奠,态度非常谦恭。后来,宋朝兴兵南征灭掉了南唐。期间,钱俶亲率士兵五万人进攻常州、宜兴、江阴,有力地支持了宋军。
万国来朝唐太宗
钱俶还曾率王后、世子及部分臣工亲赴开封朝觐宋太祖,受到热情接待。宋太祖在开封城内建礼贤宅供其居住。两个月后,钱俶启程南返。临行时,宋太祖将一个黄包袱交给他,里面全是大臣们建议扣留钱俶的奏折。钱俶读后真是又恐惧又感动,从此对宋朝更加谦恭。
两年后,钱俶再次率领妻妾和九个儿子,以及部分臣工赴开封朝觐宋太宗赵光义。当时除吴越外,江南各分裂政权都已被宋朝消灭,客观形势已使得吴越政权难以继续存在。而且,如与宋朝兵戈相见,不仅会破坏江东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还会使钱氏家族面临灭门之灾。
因此,钱俶就向宋太宗上表,主动献出土地和人口,要求取消吴越政权,并废除自己的所有封号。宋太宗马上就“恩准”了,同时还颁赐“誓书”给钱俶:“钱俶将三千里锦绣山川,十三郡鱼盐世界,全部贡献给宋朝。普天下之,钱氏族人若犯罪在押,不论罪行轻重,一律赦免释放。即使杀了人,杀死一至七人的也赦免开释,任其到各地僧寺道观自由安歇。祖辈当过官的,子孙可以荫袭。正在做官的可以破格升迁。”
事实表明,钱俶对宋朝示以谦下,并主动献出国土,取消吴越政权,是非常明智的举措。宋太宗改封钱俶为淮海国王,授予他的子弟们节度使、刺史、观察使、团练使等官职,给予了非常高的政治和经济待遇。
《周易》中对“谦”卦的评价是“亨,君子有终”。意思是说,通达顺利,道德高尚的人有好的结局。若一个人处处谦让,时时虚心,事事谨慎,就能不断进步,有所发展。相反,一个人若整天傲慢无礼,则必定难有所成。
另外,谦下有恭敬、谦逊、谦卑、谦恭、谦和之意。见人就低头哈腰、处处讨好,不是正直的谦下,而是虚伪谄媚、心里发虚、极不自信。真正谦下的人,必定品行端正、思想高尚、行事得体,决不会没有骨气、没有良心、没有正气。总之,为人处世宜取谦下、弃傲慢。

职场易筋经:管理般若功:企业交往要“善下之”
国与国相处的方法,在于谦下。小国谦下可得生存,大国谦下则可兼并扩张。反之,如果双方逞强争胜,小国要灭亡,大国也难以长久维持。因为,恃强凌弱,仗势欺人,最终会使天下人离心,最后不免败亡。不过,小国做到谦下比较容易,大国做到谦下就比较困难了。
因此,老子既指出在处理国与国的关系时,双方都应“善下之”,又以“大者宜为下”来强调:强者更要“处下”。也只有这样,强者才能更强。
在处理企业与企业的关系时,也要“处下”,尤其是强的企业、龙头企业、兼并一方的企业更要“处下”。只有这样,合作、联合、兼并才会成功,才会有真正的效应。
在企业兼并中,兼并一方要主动适应对方,而不能只要求对方适应自己;要主动让利,主动照顾对方的利益,而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一味地让对方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当年,在牡丹江电视机濒于破产的情况下,深圳康佳集团与之合作,共同创办了牡丹江康佳实业有限公司。整个过程,非常生动地体现了老子“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的思想。
很明显,濒临倒闭的牡丹江电视机厂是“小国”。秉持“小国以下大国”的原则,牡丹江电视机厂欣然按照康佳集团的要求,将康佳管理的运作模式、各方面制度全面移植到牡丹江康佳实业有限公司;人事去留也遵循康佳的意见,全部辞退后再择优聘用。
同时,厂里还将最好的厂房、设备、业务技术骨干并入新公司,而自己甘做“收容队”,将剩下的劣势资源归于老厂。
此外,牡丹江厂原有的5000万元债,176名退休工人,全归老厂负担,一律不带进新公司。这是“欲将取之,必先与之”,也就是“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结果,两年之内,仅股息所分利润就达2000多万元。
而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康佳集团这个“大国”呢,则秉持“大国以下小国”的原则,表现出了应有的高姿态。
首先,它没有把过时的产品转移到牡丹江康佳公司去,而是把最新开发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连同图纸一并交到牡丹江康佳公司手中。尤其是康佳第三代彩霸的投入,使牡丹江康佳公司的产品在东北市场上供不应求。
其次,牡丹江康佳公司刚启动时,资金紧张,康佳集团不仅在一个月内将作为股本的1800万元全部到位,还拿出2000万元作为流动资金,以显示集团的诚意。
再次,合资前牡丹江厂年产电视1万多台,合资后的第二年达19.9万台。这样,原来低水平的销售能力已跟不上生产步伐。开始,康佳集团把牡丹江康佳公司的产品投入自己的销售网。后来,干脆划出一块市场,把整个东北地盘让给牡丹江康佳公司,并派人帮助促销。
此外,康佳集团还决定,牡丹江康佳公司在选择配套厂时,同等质量、价格,哪怕价格稍高一点,也要优先给牡丹江厂来生产。这样,牡丹江厂业务不断,很快扭亏为盈。这是“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康佳、牡丹江厂双方都“善下之”。结果,合资仅两年就大获成功。年销售收入2.5亿元,利税超过5000万元,一个濒临破产的老企业开始焕发了青春活力。
在企业兼并的过程中,不免存在利益冲突、权力冲突、人事安排冲突、资金冲突、文化冲突等。对此,双方尤其是兼并的一方要“善下之”,主动照顾对方,互相适应。这样,才能互相协调,使被兼并的企业与之融为一体。

    真正破坏一个家庭的,不是外遇,不是贫穷,而是....(深度好文)

    全国仅此一副对联,堪称“神联”,写尽了人生!

    看不惯一个人,无需翻脸(深度好文)

    喜欢把“谢谢”挂嘴边的,往往就3种人

    有一种格局,叫沉得住气!(深度好文)

    伤人最深的永远是这两个字!你千万不要说出口

    曾国藩:离你最近的三个人,决定了你一生的走向

    曾国藩:一辈子不要瞎忙,首先要做对这四件事

    死在嘴上,病在腿上, 看一遍年轻十岁!

道德经解析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转一转赞一赞看一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