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阮紀宏:美國會速戰速決通過禁TikTok法案引起的聯想 |中環一筆

阮紀宏 獨家 2024-05-10

點擊上方,關注獨家公眾號

美國國會3月5日提交「禁TikTok法案」,兩日後委員會用了一天審議,3月13日在眾議院審議投票通過,前後只用了7個工作天。雖然並非美國立法史上最快的速度,但以「神速」通過,背後反映的問題很多。是國會議員馬馬虎虎嗎?是早已有共識,毋須討論即可通過嗎?有很大迫切性,不得不快刀斬亂麻嗎?還是大選臨近,議員都要向黨表忠心?這裏猜測可能的原因,讓大家對聯想的問題有更大想像空間。




令人覺得旨在「整死」TikTok

這條全稱為《保護美國人免受外國對手應用程式控制法案》(Protecting Americans from Foreign Adversary Controlled Applications Act),由於是針對短片平台TikTok的法案,而且最終目的是要禁止其在美國運作,所以本文用「禁TikTok法案」。該法案在眾議院以352票贊成、65票反對通過,其餘18名議員要麼缺席、要麼棄權,只有一名議員——民主黨的克羅克特(Jasmine Crockett)既不投票贊成或反對,也不棄權,要求大會記錄她是出席了但沒有投票(voting present)。現在法案交由參議院審議,是否也會草草通過也難料,但總統拜登已經明言,一旦法案獲得通過放到他的辦公桌,他馬上簽署執行。


「禁TikTok法案」在眾議院會議上只經過匆匆討論就付諸投票,可能的原因是,在會議召開前一天,拜登政府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一名高級官員,在一個閉門會議上對全體議員做了詳細說明,TikTok對美國國家安全的隱患是如何嚴重。然而,由於是保密會議,內容未悉,究竟對議員起到什麼作用,也只能是猜測而已。但恰恰是由於這個保密會議缺乏透明度,有違反知情權的嫌疑,讓人覺得政府和該法案都是以「整死」TikTok為目的。


又或許,國會議員根本不用聽取國家安全顧問的說明,早已經對TikTok有鮮明的立場。美國眾議院、參議院分別於去年3月和今年1月舉行過聽證會。在聽證會上,名為質疑TikTok作為社交媒體對保護兒童權益不力,但大多數問題都指控TikTok為中國政府或者中國共產黨服務。TikTok首席執行官周受資反覆聲明,TikTok從來不會按中國政府要求推廣或者刪去任何內容;而且TikTok將伺服器放在美國,連北京的母公司字節跳動也不能進入,更加不會將美國用戶的資料轉交給母公司或者中國政府。然而,這些澄清顯然不能令國會議員信服。


今年1月底的聽證會,很多外國媒體的標題也是重複去年聽證會用過的「TikTok Grilled by(被拷問)」。而最令人矚目的是,雖然周受資聲明他的父母和他本人都是在新加坡出生、他的太太在美國弗吉尼亞州出生,共和黨的「棉花」(Tom Cotton)參議員還是逼問:你是中國人嗎?周受資回答是新加坡人。「棉花」追問:你是中國共產黨員嗎?周受資還是回答他是新加坡人。在4個多小時的聽證會上,大多數議員都咬定「TikTok是中國共產黨的代理人」,很多問題也是從這個假設來設定。


美國國會議員對於TikTok的立場早有定論,可能不是猜測或者推論,而是定論。眾議院65張反對票,50張來自民主黨,15張來自共和黨。特朗普明言反對「禁TikTok法案」,他說很多年輕人如果沒有了TikTok可能會「發瘋」。一向戲言多多的特朗普持這個立場,顯然跟多數共和黨人不一樣;但與競爭老對手拜登說會簽署法案南轅北轍,這就是競選的立場高於法案本身的內容。


有些共和黨人給出反對的原因也很獨特——麥克林托克(Tom McClintock)表示:「回應獨裁主義的方法不應該是更多的獨裁主義;回應中共式的宣傳,不應該是中共式的鎮壓。」雖然他的比喻未必正確,但這個邏輯會令很多隨隨便便投贊成票的議員啞口無言。


在大多數議員早有結論的審議會議上,發言也只是過過嘴癮,根本不可能改變其他議員的投票意向;至於那些說「我們給予TikTok一個明確的選擇」,也只能盡顯其虛偽的一面。「禁TikTok法案」要求TikTok與母公司脫鈎,即法案名稱說的,與敵對國家控制的應用程式脫離關係。這是給一間商業公司的選擇嗎?更加沒有選擇的是,一旦被定罪,罰款的標準是一個用戶5000美元,按照TikTok目前在美國有1.7億個用戶,總額將是8500億美元。這是一個選擇嗎?這條法案最大的問題是,美國政府在毫無證據證明TikTok曾經或者意圖將會觸犯這條法案所指的罪行,就草草通過。


大選臨近 盡情表演愛國

「禁TikTok法案」通過的速度,沒有2001年通過的《愛國者法案》快,該法案在10月23日提交國會,接着在連續3天內由眾議院、參議院通過和總統簽署生效,即花了4天時間。當時是美國前所未有在自身國土遭遇大規模襲擊,死傷枕藉,所以有很大的迫切性;但「禁TikTok法案」何來迫切呢?唯一的解釋是大選臨近,一切愛國的表現都要盡情上演,連問問題都懶得問,還要在毫無迫切的情况下顯得愈快愈好,甚至說得愈激進愈好。這些表演給選民看也好、給所屬的黨看也好,總之要表忠心。如果不是這樣解釋,也就不知所言了。



本文作者:阮紀宏


(作者先後在加拿大溫莎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北京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曾任香港《文匯報》記者、駐京記者,《香港商報》編輯主任、副總編輯,《明報》副總編輯、副主筆。現於香港浸會大學與北京師範大學合辦的聯合國際學院任教新聞專業,並在香港媒體撰寫時事評論。)



(圖片来源於網絡)

由作者授權《獨家》微信平台發佈

如需轉載請聯系小編


獨家新聞

獨家觀點

等你來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