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西一周 |影旅潇影“样本”、上影“IP+AIGC”、苹果XR泛娱乐、虚拟项目征集、奈飞 AIGC、小红书塞尔达热、静安文旅沙龙

东西文娱 东西文娱 2023-10-23

                                              

电影为城市文旅赋能,

潇影《长沙夜生活》的“样本”启示

 东西「文旅地图」系列

为什么关注 ?


文旅融合在持续席卷全国。


随着文旅消费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能,城市形象营销日益成为文旅融合的新标配。一个又一个或被意外带火或精心策划的“文旅融合”案例背后,行业越来越多开始思考,文旅融合趋势下城市营销可以怎么做?


作为文旅融合热潮中的一个备受关注的样本,长沙是众多热门城市榜单的常客。近年来,茶颜悦色、超级文和友等网红品牌及“山水洲城”等网红打卡点持续涌现,不断坐实着“网红长沙”的特质,而长沙标志性的“夜经济”具有的丰富意象,亦让这座城市有了鲜明的辨识度和共情空间。


刚刚结束的5月长沙文旅月中,长沙又通过主动策划100多项文旅活动,持续占据着热度。其中潇影集团主控出品的电影《长沙夜生活》便是其中一部分。


可以直观地看到,从去年的爆款剧集《底线》,到今年的电影《长沙夜生活》,更多在长沙取景拍摄的影视作品正在出现。


这些作品背后的推动者潇影集团,已将“以湖南为中心开发内容”列入后续规划。


曾以红色主旋律电影扬名全国的潇影,近年来出品了《十八洞村》《半条棉被》《狃花女》等影视作品,积极探索“电影+文旅”融合新模式,逐步构筑集影视拍摄制作、红色文化旅游、影视衍生品开发为一体的影视文化产业集群。


背靠潇影重振计划,成立65周年的潇湘电影集团,作为中国电影文化青春厂牌,正给出“电影+文旅”的新价值样板。


正文 · 片段


在长沙,凌晨三四点也会堵车。晚上会大量存在和涌现“年轻人”,包括生理年龄的年轻人和心理年龄的年轻人,以及一些“60后”也经常混迹在夜生活的大排档里。


这是城市夜间消费的生动图景。相比近期将淄博因升腾烟火气的淄博烧烤被推到公众视野;西安大唐不夜城则因“盛唐密盒”“不倒翁小姐姐”等IP打造等案例,长沙的“夜生活”自成特色。


长沙市政协主席陈刚在应邀宣传推介长沙时曾表示,长沙的“夜供给”分为两块。一是有很多厂牌,而且是大厂牌,比如湖南广电等等。先有广电的娱乐网红,再有长沙消费网红;其次是政府供给,比如“活的一江两岸”和“动的山水洲城”。

眼下,通过一系列长沙拍摄的影视作品,潇影集团正成为长沙城市品牌供给的重要厂牌。


这本身也是老牌国企潇影转型的一部分。去年以来,深耕新主流电影的潇影,频频出圈。《奇迹·笨小孩》《浏阳河上》《何叔衡》《东北狙王决战虎牙山》等不同风格、不同属性的电影接连上映,同时也有《理想照耀中国》《底线》这样的剧集爆款上线。

借由这些作品,长沙元素的比重有明显的提升。去年9月上线的《底线》中,不仅出现了橘子洲、滨江文化公园、杜甫江阁、渔人码头等长沙热门场景,甚至还有魔性洗脑的“塑料普通话”。而旨在向大众展现长沙独特地域性的文旅IP《长沙夜生活》,取景地囊括了岳麓书院、橘子洲、黄兴南路步行街、长沙文和友、湖南广播电视台等主要的长沙地标。


自2021年确立“大力实施潇影重振计划”,围绕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艺术电影三个主攻方向,以湖南为中心开发内容,成为潇影重要的规划。


关于电影与文旅结合的想象空间,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潇湘电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谷良表示,电影是文旅IP的源头活水,是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谷良将转型改制后的潇影集团产业格局描述为“五位一体”,包括影视创作、媒体传播、影城院线、文化地产、艺术培训,后三者均涉足大文旅。

(全文点击下图即可阅读)
 

一起做大, Go big!

「虚拟大计划」持续征集中!


(全文点击下图即可阅读)


点击下面图片了解总日程:




Netflix:

AIGC风暴眼,态度坚挺


为什么关注 ?


莱坞AIGC风暴仍在持续。

虽然今年2月,Netflix就曾推出AIGC动画短片《犬与少年》,但Netflix对于AIGC的整体表态并不多,Netflix 首席执行官Ted Sarandos此前在与投资者的电话会议上表示并不希望编剧罢工发生,但他们必须为最坏的情况制定计划。因此准备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即将上映的节目和电影

不过,近期,Netflix新合同条款被曝光引发大众对AI配音的担忧,多少已经说明了Netflix在这轮技术浪潮中的态度。

正文 · 片段



Netflix已播出的AIGC剧目中,为人熟知的热门剧集《怪奇物语》和《星期三》都是由人工智能兼视觉特效(VFX)初创公司Monsters Aliens Robots Zombies(MARZ)参与制作的。此外,MARZ还参与制作了《惊奇女士》《旺达幻视》等项目。在《星期三》中,MARZ为节目奉献了那只被称为“Thing”的栩栩如生的无形之手。

MARZ首席运营官Matt Panousis表示:“《星期三》是Netflix有史以来收视率第二高的英语节目,为观众创造Thing是MARZ的最高成就之一。”


....

如今罢工潮导致屡获殊荣的《怪奇物语》第五季兼最后一季的制作被搁置,其创作者Duffer兄弟在推特上表示,开拍后编剧就不会停止,但在这次罢工期间是不可能的。他们希望尽快达成公平协议,重新开始工作。

(全文点击下图即可阅读)

至少在XR与泛娱乐的结合上

苹果正在加入推进

为什么关注 ?


整个XR产业发展来看,苹果或许还不够颠覆性。但至少,推动XR与泛娱乐结合这一层面,苹果确实做出了努力。

海内外大体上对Vision Pro设计和功能上采取积极评价,有用户在Vision Pro上观看《阿凡达:水之道》时表示:“这东西就是为3D格式影像而生的,它可以立即显示影像资料,未来将可能有一个不错的3D电影镜头库。”


市场研究公司的一位研究主管认为Vision Pro对沉浸式内容的呈现是可观的。“我相信它会被视为该领域最好的设备,将在显示质量、分辨率、刷新率、亮度、手感等方面取得非凡的进步,所有迄今为止XR遇到的问题都将得到解决。”


但目前来看,Vision Pro的量产能力相当有限。Vision Pro还不错的设备功能背后是其研发和生产的精度,这种精度直接导致产品良品率下降。据外媒报道,苹果在早期生产Vision Pro的良品率大约仅有20%。


正文 · 片段


相比其他平台,苹果对XR与泛娱乐结合支持的侧重:

1、高配平台对沉浸观影等娱乐体验的适配;

2、基于苹果生态,突出对娱乐场景的综合对应能力;

3、与泛娱乐IP方合作展示内容互动性的潜力;

...


从现场发布来看,未来,Vision Pro与文娱领域的结合还有更多机会。于开发者而言,Vision Pro意味着全新基于空间计算的APP和应用功能,甚至意味着全新的内容形态。

苹果表示,已经让部分开发者率先体验了Vision Pro,旨在为开发者带来创造的无限可能,便捷工作。目前已存在几款基于AR应用形式开发的APP,例如Complete HeartX创作了互动式3D跳动心脏。

目前Excel、Word、Teams可以采用Vision Pro无边际画布以及文字渲染功能,让工作开展更顺利,而开发者还可以使用Xcode、SwiftUI、RealityKit与ARKit去构建新的APP。


 (全文点击下图即可阅读)
Metaphysic:电影级数字内容,
生成式AI支持实时“去老化” 
东西「文娱科技」

为什么关注 ?


近期,英国生成式AI代表公司Metaphysic 首席执行官 Tom Graham 在 TED 大会上引发了关注。

Tom Graham 使用公司的 AI 工具制作了主持人 Chris Anderson 的完美副本并将其映射到他自己的身体。更重要的是,AI 也能正确地发出声音,并带有所有隐藏的细微差别。
Metaphysic具备电影级数字资产的能力,为客户创建AI形象而无需客户真人出镜,同时为其肖像提供版权。面对潜在的深伪风险,首席执行官Graham日前成为向美国版权局申请其 AI 肖像版权注册第一人,以推动技术应用的建设性对话。


正文 · 片段


海外也有不少生成式AI公司提供deep fake深伪技术,将这一技术应用于特效等领域。


典型如人工智能娱乐初创公司Deep Voodoo。这家公司在他们创建的名为Sassy Justice的网络系列中使用了deep fake技术,还为Kendrick Lamar于2022年5月发布的MV“The Heart Part 5”提供了VFX技术,让Lamar的脸变成了OJ Simpson、Jussie Smollett、Nipsey Hussle、Kobe Bryant和Kanye West的面孔。


合成媒体可以通过数百万种方式来丰富创造潜力并为每个人带来更好的在线体验,但还需要大量的努力和协作来减少恶意和不道德地操纵媒体带来的潜在危害。目前合成媒体和深度伪造已造成了一系列新的犯罪行为,包括与网络欺凌和数字性暴力相关的犯罪行为。



今年4月5日,Graham创造了历史,成为了第一个向美国版权局申请人工智能生成的他本人肖像的版权注册的人。

作为创建由生成式 AI 提供支持的超真实内容的行业领导者,Metaphysic 支持个人拥有和控制他们的 AI 肖像和生物识别数据。

Graham希望为公众人物和个人树立一个先例,让他们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数字身份、肖像和知识产权。


通过利用法律制度和现有的法律法规,Graham通过提交的这份文件展示了现实与计算机生成媒体之间越来越细的界限,因为他和 Metaphysic 首次寻求创造一个新的将来可供任何个人使用知识产权组合。

Graham表示,“在 Metaphysic,我们认为迫切需要在技术专家、政治家、行业领袖和权利活动家之间进行建设性对话,以推进我们对元宇宙将对社会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共同愿景。”

Metaphysic 于4月27日宣布,它任命了一个科学顾问委员会来支持该公司推动新兴技术的道德应用。Graham表示,Metaphysic 专注于以合乎道德和负责任的方式开发技术的变革力量。该消息发布之际,Metaphysic 在扩展现实 (XR) 行业树立了声誉。在那里,它正在为基于人工智能的超真实和身临其境的内容创建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解决方案。


(全文点击下图即可阅读)



上影“IP+AIGC”密集动作背后

全球影视科技新一轮浪潮下的入局与战略抢位

为什么关注 ?


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前夕,6月8日,履约归来的上海影城,以一场SHO品牌焕新发布、一场SHO未来·海上论坛和一场2023影视+产业大会正式拉开焕新帷幕。IP与AI成为全天活动的关键词。


谢晋导演以AIGC技术开发的数字人形态作开幕致辞,葫芦娃数字天团首秀“出道”,《中国奇谭(第二季)》以及《小妖怪的夏天》大电影携上影IP宇宙首发官宣,海上论坛则聚焦“当IP遇见AI,打开光影新视野”,邀请科技、文创、影视、互娱等行业的龙头公司,一同探讨“当IP遇到AI”的产业新思路。


此前,上影集团“十四五战略”确定了“精品内容、大IP开发和数字化转型”三大核心战略。而IP和AIGC相结合,正是上影在两大战略上的结合。


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上影股份董事长王健儿表示,将深入贯彻上影三大核心战略,在致力于上影已有IP开发的同时,努力挖掘更多优质IP开发与合作的可能性,包括加快IP延伸产品的开发,以及不断拓宽IP的产业边界,加速打造IP与各行各业的融合,为影视IP赋能相关产业贡献力量。


正文 · 片段



《中国奇谭》总导演陈廖宇表示,从几万年前的壁画到如今的数字人,表面上技术变化非常大,但它本质上都反映的是人类对美好事物的留恋,或是要呈现某些想象的事物。从这个角度上说,无论技术变化有多大,人类情感上的追求从来都没有变过。


因而在陈廖宇看来,迎接新技术的同时,不能忘记这些技术是为什么服务的,最终还是为了表达人最真实的情感需求。其中,动画天生离AI技术很近,现在已经作为创作工具,大大提高了创作效果与效率,但无论工具多先进,最终要建立在人类真实的情感基础上。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表示,这次AI对电影界带来的影响,可能非常类似于上一个技术革命——数字电影取代胶片电影所带来的一系列改变,包括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以及更多的可能性。


目前光线已在试验将AI技术投入电影制作。王长田认为,AI对动画制作的帮助可能更多,因为动画,尤其是3D动画本身是数字的产品,因此现在对动画电影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希望把AI植入进去,让AI成为工作的必要环节,而不是可有可无的。


B站副董事长兼COO李旎认为,除了UGC和PGC,AIGC将会成为一种新的内容生产形态,并会很快降低创作门槛。因此预测全民创作的时代很快会来临,内容会趋同,这种趋同将导致供给比需求更旺盛。


但李旎不认为这会让创作者失去空间,因为AI只能复制较为重复、浅显的内容,反而会通过帮助减轻深度内容创作者的基础工作,使他们的创意性凸显出来。


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腾讯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副总裁侯晓楠表示,从阅文角度看AIGC+IP有非常大的机会。



(全文点击下图即可阅读)



小红书上的《塞尔达王国之泪》

游戏也可以成为“生活方式品牌 ”

东西「文娱人文」


为什么关注 ?



过去一个月《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的热潮在各大游戏社区和社交平台蔓延。


这样一款3A大作,最“出圈”的无疑是可以粘合组装物品生成新道具的“究极手”玩法。并且,很多玩家的重点并不是利用这种玩法机制通关游戏,探索、创造、整活和分享的乐趣胜过了战斗和获胜。
这在被戏称为“野炊”的前作《赛尔达:荒野之息》上已经被验证过——开放世界给玩家以极大的探索空间,并用做饭等玩法添加生活化体验,在海拉鲁大陆骑马、狩猎、收集新食材和食谱,就足够支撑相当多玩家的上百小时的游戏时长。
不仅游戏内,玩家把海拉鲁大陆冒险过成了一种生活,事实上,游戏之外《王国之泪》也在更紧密地嵌入玩家生活日常。
在小红书,玩家从穿搭、美妆、读书等各个分区涌现,纷纷变身海拉鲁生活方式博主,分享包括穿搭、别墅家装、卡卡利特村旅游攻略在内的林克生活日常。除了游戏里的内容,玩家也分享现实生活中的海拉鲁出差假条,以及为游戏准备的懒人沙发和零食。
作为一款以“开放世界”为卖点的动作冒险主机游戏,能呈现生活化的内容形态,足以说明,游戏正在以全新的姿态走进人们的认知。
正文 · 片段




从寻找认同到自然链接,玩家在B站和小红书的行为差异证明了游戏文化的进一步泛化。
在B站,玩家需要在花费时间精力进行创作,以“对暗号”的方式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而在小红书,“玩家”本身就是一个独具特色的群体,小红书用户通过分享游戏内容,展现自己作为玩家群体的一员,具有玩家的个性和气质。例如,在对于《王国之泪》和《旷野之息》的比较中,各个平台呈现完全不同的内容角度。
具有B站特点的内容,侧重于专业详尽的分析,从游戏设计等专业角度解释《旷野之息》如何几乎满分的前作基础上,进行游戏性的升级。


微博的内容倾向于给出直白的比较和判断,比如难度提升太高,获取资源太难。而小红书更注重当下情绪的表达,玩家会晒两张实体卡带,分享即时的情绪和感受,比如虽然很不舍得《旷野之息》,但还是忍不住入坑《王国之泪》。
小红书上“游戏搭子”现象,也是玩家生活态度的直接表现。不同于游戏里玩家匹配或者论坛里技术交流,在小红书寻找“搭子”的人希望有更多生活化的分享。
比如一起吐槽游戏外观,一起玩梗,一起种草拔草游戏和硬件。在约打游戏的过程中了解彼此生活作息,进而成为现实中的朋友。“游戏搭子”的成立不是基于游戏观点的认同,而是基于相似的生活。
(全文点击下图即可阅读)

本周行业动态

<静安文旅企业沙龙现场 >


<上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


<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再壮大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支持更多项目创制落地>


Hello!
我们在为更加闭环、更加高效的服务模式做准备
欢迎加入限定白名单
与我们一起探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