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权威案例要旨】当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后便准备防卫工具不影响防卫性质的认定

点击获取➤200+份起诉状范本(可下载)

来源:《案例刑法》,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

【当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后便准备防卫工具不影响防卫性质的认定】[胡咏平故意伤害案(刑事审判参考指导案例第224号)]在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后但尚未受到危害前便准备防卫工具本身,不能说明是为了防卫还是斗殴,需要根据相关事实和证据确定,不能恣意推测。本案中,被告人虽然事先准备防卫工具,但是在下班路上被被害人一伙拦住殴打后才反击,且反击一下就逃离,并未主动出击,说明被告人准备工具目的是防卫而非斗殴。在所受威胁并非确定且重大,时间、地点又不确定的情况下,即使事先向公司领导或公安机关报告,也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因而有权做必要的防卫准备。面对人多势众、气势汹汹一方的恶意挑衅,事先准备防卫工具,以防不测,是自然反应,即使对事先准备防卫工具是为了防卫还是斗殴难以界定的情况下,也应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推定。此外,只要存在不法侵害,无论其强度如何,公民均有权对其进行防卫。本案中,被告人所遭受的不法侵害,仅是一般的拳掌殴打,并不属于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其持尖锐钢筋条捅刺被害人前胸致其重伤,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应当认定为防卫过当。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律师必备326份文书大全(2022版,附下载方式)

点击阅读➤律师办理民商事业务操作指引大汇总!(共21件,2022.7整理)

点击阅读➤农村宅基地管理政策法规汇编(2022.7整理)

点击阅读➤公司法律法规完整梳理版(2022年)

点击“阅读原文”学习精品法律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