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可能是房价最后一次等你!

2017-08-03 杭子牙 杭子牙

杭子牙按:这是本号82日文章《最后一次等你》。发布后,有读者批评标题太文青,没体现文章内容主旨,希望能调整。本号感谢并诚恳接受批评,调整标题后再发布。若您昨日已经阅过,可略过此文。


本号今天第二篇文章,讨论中印争端,里面有件千辛万苦从美国德州大学图书馆挖到的稀世宝贝,即能帮助咱们中国外交部继续巩固对印立场,又能给印度的主张以致命一击。欢迎大家移步参阅。

 

不少人将2017年的房产政策视为历史性转折。

 

没错,无论从调控力度还是调控思路,2017年的政策都和之前有很大不同。

 

以前的调控从来没上过这么多行政手段,调控的价值诉求也在“稳房价”和“稳增长”之间摇摆。

 

而目前这轮调控,除了严厉的行政手段,调控的价值诉求也在向“房子是用来住的”属性回归。

 

此外,租售同权的地方性尝试,中心城市加大土地供应、限制土地挂牌价格等,从结构上说都具有供给侧改革的属性。

 

在货币供应上,量化宽松进入收尾阶段,金融领域在清理整顿,流向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总量在萎缩,这些宏观层面的政策和零售终端的房贷政策形成合力,以货币领域供给侧改革的属性,暂时遏制住了房价飙升。

 

但是,房价从此就被遏制住了吗?恐怕未必!

 

第一个原因,是导致房价上升的土地财政不仅没有调整,而且还有进一步强化的可能。

 

为什么会有这个判断?是因为当前地方政府正承担着越来越多的事权,要有效行使这些事权,就需要更多的钱。

 

但在分税制下,国税旱涝保丰收地拿走了最大一块,地方政府收入有限,没有更多的钱做越来越多的事。相反,整体经济增速放缓,拖累财税收入增速,又进一步扩大了地方政府的资金缺口。

 

所以,地方政府的卖地冲动不仅没有减弱,反而会进一步增强。

 

有人问,地方政府为什么不发展实体经济,就想着卖地?

 

坦白说,地方政府也想发展实体经济,而且也在努力发展实体经济——很多人对政府戴着有色眼镜,说地方政府不发展实体经济,那是不了解地方政府!事实上,地方政府没有一个不想发展实体经济,不在努力发展实体经济的。

 

但实体经济,真不是想发展就能发展起来的,它需要时间,需要产业链,需要技术和人才,需要软硬环境,需要区位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还需要对全球市场变化敏锐且超前的把握,哪有那么容易?!

 

就好像你想发财,光努力就发财了吗?

 

再一个,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实体经济能带来多少税收?一个年销售额300亿的企业,在地方绝对算大型经济实体,每年能为政府带来多少地税收入?卖一块地呢?

 

而且,就算一只手发展实体经济,也不代表就另一只手不能卖地。京沪惠深的实体经济在全国绝对处于领先地位,地价和房价不是更遥遥领先吗?

 

所以,不要苛责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真的都很努力。主要是事权和财权不匹配造成的土地财政问题,是城市治理中的“经营”思路出了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导致房价上涨的内在驱动依然存在,房价就不可能长期被遏制住。

 

第二个原因是房地产在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知道,GDP现在地方政府及官员中的考核权重已不像过去那些年了,这是好事,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但是,假如你是某个地方的行政主官,如果经济长期垫底,你看会有什么情况发生?看会不会影响到你的仕途和地方城乡建设?

 

GDP现在虽然不那么重要,不像以前那样被拔高到“GDP主义”的程度了,但它对地方政府及主要官员的重要性仍然不容小觑,仍然是地方政府和官员的重要工作内容。

 

而且,从广义上说,中国仍然是个发展中国家,很多事情,比如扶贫、外交、军事等,都需要经济增长维持在一定的速度区间才能解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就更是如此!

 

而房地产,不仅是城乡建设的有机构成,也是国民经济的有机构成,如果经济增速放缓的话,还依旧是最快速有效的提升方式。所以有人说中国经济发展要“去房地产化”,我觉得这个在目前根本不可能实现,最少还要30-50年。

 

房地产行业的整体重要性,是我认为房价会继续上涨的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M2的增长速度。

 

M2的发行速度和房价紧密相关。

 

盘点2000年以来M2的增长速度就会发现,这些年的房价增长与之完全是正相关关系。2000年到2016年,M2从13.5万亿增长到155万亿,增长10.48倍,各位看全国主要城市的房价,是不是也差不多增长了这么多倍,甚至更多?

 

再进一步将M2分解到每一年,更可以发现,房价在每一年的增长,基本上都和M2吻合,即便偶尔会出现分离,最终又会趋向于吻合。

 

那么,未来几年,M2会以什么样的速度增长?

 

我不是先知,也不知道。但我个人推测认为,会在7%——12%之间。

 

这一结论是基于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的研判。

 

首先,保证经济增长和流动性需要,M2一定不会低于7%,否则经济就无法维持在6%以上的区间,流动性就会遇到麻烦。

 

其次,因为量化宽松进入收尾,稳健将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诉求,M2不会超过12%,否则就不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而是积极的货币政策了。

 

M2的增长效果体现在房价上,使得房价肯定不会再像过去十几年那样持续暴涨,而是会维持一个和M2匹配的增长速度,要指望它下跌或持平,基本上不可能。

 

第四个原因,民间资金的逐利本能。

 

这个原因可以只用一句话说明:我非常支持资金脱离房地产投往实体经济,包括国有资本,也包括民营资本、民间资本,但是,假如你手头有几十万到上千万资金,告诉我,如果不投房地产,你投哪里?会放到银行里看着它一年年贬值吗?

 

所以,房价或许不会像以往那样暴涨,但是作为一种投资渠道,仍然是稳健的。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固定产投资从来都是最重要的投资手段之一,也是回报最稳定的投资手段之一。只要你不是抱着投机的心态来“炒”就行了。

 

政府现在的政策取向,是要遏制住那种恶劣的投机性的炒房行为,要加大炒房者的短期交易成本,这种惩罚措施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房子本来就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但就一些持有性投资来说,恐怕是另一种性质。就投资者来说,只要判断持有房产的投资收益大于持有成本,有什么理由不在房地产投资呢?

 

所以,民间资本在缺乏投资渠道下的逐利本能,是我认为房价会继续增长的第四个原因。

 

第五个原因,供求关系

 

各位只要关注一下经过上一轮去库存后,市场上的新房库存就行了。应该说,在一二级城市,目前的新房库存其实并不很多,库存积压主要在三四级城市。

 

另外,在一二级城市,目前房地产价格的稳定,实际上是政府用行政手段将之压制在一定范围,在一些城市,高于政府指导价的项目根本就不会被批准。

 

有些人批评这种管治行为是市场倒退,但我支持政府在短期内这样介入。

 

经济活动本来就有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两只手,这种行政介入的治标手段,就好像反腐要先一顿棍棒猛打一样,为遏制市场投机,防范经济风险,缓解社会焦虑,稳定政治社会,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些市场原教旨主义者批评当前的市场管治是政府滥用行政手段,我认为这是典型的教条主义,是对亚当.斯密的误读。

 

其实行政介入最大的风险并不在“介入”,而在介入之后“不愿离场”。所以,房地产市场如何避免形成“行政依赖”,如何尽快找出更好的治本措施,从而形成主要靠市场来维持房价稳定的长效机制,这才是更重要的、大家值得讨论的。

 

总之,供求关系,是我认为房价可能继续上涨的第五个原因。

 

结语: 

 

综上所述,我认为房价在未来几年,首先是不会跌(短期和局部地区的下跌不排除),但要暴涨恐怕也很难(除非是治本措施没有找到,因为要刺激经济,又放开了治标性的行政管治措施)。

 

我认为房价会和M2匹配,维持平稳增长。以一套价格100万的房子,每年增幅5%左右是多少?一套500万或1000万的呢?

 

所以,如果你觉得现在踮脚能买得起房,那就赶紧买吧,尤其在一二线中心城市,那是房价在最后一次停下来等你,不然的话,以后你可能真就再也买不起了;但是如果你判断自己的收入增长会超过房价增速,那缓一缓当然也没有问题。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要反对那种恶劣的投机性炒房行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不仅是政府房产调控的政策诉求,也应该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

想讨论更多话题?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杭子牙的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