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科技

小鹏华为大疆百度们,为什么「吵翻了」?

思为、毓肥 电动星球N 2024-03-19


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News

作者:思为、毓肥

2024 年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已经在昨天落幕。

和去年相比,今年的百人会,无论是网络讨论度,还是「名场面」的含量,都要更加浓厚热烈。

李斌和何小鹏的亲密互动,热度甚至盖过了各自演讲的内容;去年会上大谈组织建设的李想没有发表演讲;蔚小理零四位 CEO 的同框照引发舆论圈的无限感慨……


而除了舆论场的调侃,大会本身也贡献了一场场精彩的演讲,甚至是当场PK,尤其是智能驾驶。

会场之外的智驾舆论圈,本就弥漫着「武无第二」的激战气氛,百人会的智驾专场上,何小鹏、余承东、王云鹏更是大家奉上了一场「他和他和他」的好戏。

另一方面,大疆车载拿出了 7000 元级别的城区领航方案,同时其成行平台可适用油电两种能源类型的车型,普及,也是这届百人会另一个热点。

正因如此,智驾成为我们今天文章的主旋律。

既因为智能驾驶正走向迅速普及的阶段,更因为 2024 年的智能驾驶传播,正在往趣味横生,以及你死我活这两个殊途同归的方向,一日千里。


下面开始。

各领风骚「一点点」

在余承东、王云鹏前面发言的何小鹏可能没有想到,他对小鹏智驾能力的描述,会成为当天智驾能力对比的「坐标轴」原点。

作为诞生起就主攻智能化的企业,何小鹏在百人会上的主题毫无疑问是智驾。

在会上,何小鹏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认为行业存在「在未来的 18 个月到更长时间,高等级智能驾驶的拐点会到来」的趋势,智驾产品将更聪明且更便宜。


无论是后续宣布的 10-15 万级别 A 级车即将推出,还是整场演讲中对小鹏智驾能力的强调,都能看出小鹏对深度参与甚至引领这一发展的信心。

最近两年在智能驾驶传播上势不可挡的华为车 BU,自然也不能放过向业内、外界传达智驾能力的机会,何小鹏的发言成为了余承东借力的那块「板」。

余承东上台后,例行先对内容进行了一番总结,随后将话题引至智能化技术上,他表示,「过去我知道这个领域其实在智能泊车、智能驾驶方面,国内车厂做得最好的是何小鹏,但是今天我们来了以后,我们要改写了这个行业哈哈哈」。

由于何小鹏当时也坐在台下,现场发出一阵笑声,余承东随后笑着补充「我们的 ADS 高阶智能驾驶还是被大家认可的,座舱、智能驾驶公认我们的体验是最好的」。


不过,他在演讲末尾也承认,华为的供应链由于受到制裁成本偏高,30 万以下的车使用华为的 ADS 智驾系统「还有点挑战」,只有在 30 万以上的车上搭载,车 BU「才能盈利」。

要像小鹏那样推出 10-15 万级的 A 级车或 30 万以下的车型,华为车 BU 要先扭亏为盈、正向发展后,才有可能进行——先活下来,再谈梦想。

原本以为余承东 cue 完何小鹏后,这场互动就结束了,未曾想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王云鹏,又将话头对准了余承东。

2023 年,百度首个纯视觉智驾 ANP 率先上跑、OCC 占用网络上车,王云鹏称其经测评后,在安全性和用户体验上比大多数搭载激光雷达的车要好:

「确实刚才余总说得很对,现在华为的智驾在国内确实是非常领先的,我们经过评测以后,百度只比它领先一点点,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你说你比小鹏好,我就说比你好一点点,好一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演讲台上轻松调侃,舆论圈内硝烟弥漫。

从年初争相宣布「全国都能开」开始,2024 的智能驾驶传播,就已经进入了短兵相接的舆论战阶段。今天你在城里比我强,明天我要在村里比你稳。

百人会上的「他和他和他」,只是今年营销大战的其中一个节点。

谁先真正「惠及于民」?

而除了智驾功能争先,今年百人会上的另一个趋势,是智驾成本的进一步下探。

今年来,新能源汽车领域一个较为普遍的观点,中高端市场或将走向智能的瓶颈期,下沉市场则可能成为主打智能化的新造车下一个销量增长点。

何小鹏此次百人会的智驾主题,一定程度上围绕宣布即将推出 10-15 万级的 A 级车消息展开,也就是去年 8 月份收购的 MONA。

在他看来,智驾之所以未能成为用户购车决策事项的前三名,「一个重要的点是太贵了」,小鹏在这段时间里的轻视觉方案普及、将在二季度实现的大模型上车,「我相信今天给我们开了一扇窗,不管是智能驾驶的聪明化,还是大模型的上车」。


除了小鹏的 MONA,大疆车载的沈劭劼也喊出了「开个价吧」。

这句话代指的,是大疆车载「成行平台」已经量产的 7V+32TOPS 方案,只需要更换算力芯片,就能升级到 100TOPS 的无图城市领航方案。

沈劭劼透露,原本 32TOPS 基础版智驾方案整个系统成本约为 5000 元人民币,升级后 100TOPS 的版本硬件成本约为 7000 元人民币,后者将在 4 月份北京车展前展示并开放试驾体验。

在沈劭劼口中,这套升级方案无需改变传感器构型,因此他们可以控制成本,将「无图」城市智能驾驶体验下放到 13 万起步的车型,并争取在三年内成为 20 万级市场标配。


纵观 2024,我们会见证万元内硬件成本智驾方案的大乱斗。大疆车载今年全力出击,毫末智行、黑芝麻科技、元戎启行等等也将正式入局。


向下沉市场下放高阶智驾,成为 2023 年下半年以来的主流趋势之一,但这个举措首先要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先在中高端市场证明自身的智驾能力够硬,才能让更广泛的受众相信其可靠性。

这一点,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陈奇也有提到。

他表示,在过去两年用户智驾心智变化背后,与极氪团队构建的完整研发体系的推动下,有超 80% 的用户选择了智驾版本的极氪 007

另一个例子,是蔚来号称「骁勇善战」的第二品牌乐道,也需要 NIO  品牌的 NOP 能力,为其背书,正如小鹏的 MONA。

智驾,能吵了

这次百人会上,沈劭劼公布了另一件事,就是上汽大众途观 L Pro 将成为首个搭载大疆车载「成行平台」的燃油车。



短短半年时间,我们就经历了「油电同价」、「电比油低」,再到如今的「油电同智」。油车的保值神话、电车的智能优越感,似乎都有种滤镜破碎的意思。


从乐观的角度看,这代表着智能驾驶的舆论环境,正在走向彻底成熟。比如舆论战,甚至舆论骂战,现在正在渗透到智驾的传播故事中。

如果何小鹏和沈劭劼对市场的预判属实,最早明年,我们就能看到 10 万以上的智能电动车,都将加入「全国都能开」大军,路上会有更多守规矩的 AI 司机,网上会有更多智驾小视频,评论区会有更精彩的梗。

但想要实现这一点,关键的问题是:有无智驾,在 10 万级市场中的优先度,是否足够高?比如 9.99 万无智驾,11.49 万有城市领航,你会选哪个?

一边是高端市场的每天更好「一点点」,另一边是入门市场的真正蓝海,2024 中国智能汽车市场,会比想象中更有看头,但也可能更加浮躁。

(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