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邯郸“小恶魔”被刑事追责,事情不止这么简单

我是文化菌 拾文化 2024-05-23

作者:云喜


4月8日,河北人民检察院发布公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已“核准追诉”,邯郸初中生杀人案中的3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将被刑事追责。

公告一发布,就冲上了当天热搜第一。

民意汹涌,可见一斑。

每当此类事件发生,社会和媒体一定会按惯例,呼吁严刑重法以及降低刑事处罚年龄。

但每次讨论,也仅到此而已。

好像对小孩施以严刑峻法,校园霸凌和未成年犯罪就能迎刃而解。

事情不止这样简单!

我国在面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还算完备。

在2021年3月1日起实行的刑法第十一修正案中,就加入了这样一条: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当地公安局正是依据该条法规,经最高检“核准追诉”,才能对三名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

从3月10日案发,到依法核准,中间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在过去三年,已有多起追究低龄未成年刑事责任的案件,只是大家不知道。

但,

法律只是解决问题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有太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留 守

邯郸杀人案中,受害者和犯罪嫌疑人都是留守儿童。

没错,又是留守儿童。

网上随便一搜留守儿童犯罪,案例数不胜数。

13岁的留守女孩和一男子在网游中相识,两人多次发生性关系,对方还对女孩强行奸淫,致使女孩怀孕。

15岁的留守男孩,在网游充值、购买装备、主播打赏等方面花掉了107万元,不仅欠下重债,还差点身陷囹圄。

……

西南政法大学贾健教授在接受澎湃新闻的专访时表示,在多起未成年人校园欺凌的恶性犯罪事件中,被害者与加害者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中间不少人都是留守儿童。

但我们对留守儿童犯罪的警惕远远不够!

或者说,早已麻木,见怪不怪!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也写道,那些自幼被忽视或被娇纵的儿童,以后在生活中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

留守儿童,既是被忽视的,也是被娇纵的。

被父母忽视,被爷爷奶奶娇纵。

因为长期缺乏家庭关爱和有效沟通,留守儿童更容易产生安全感低、自卑、怯懦和孤僻等心理特征。

怎么办?

呼吁社会面对留守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怀?

社会缺位,学校失责,短时间难以改变。

呼吁城市给入城的农民工更多关怀?在入学和居住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

实际是,被歧视最深的就是农民工。

难!

真的难!

社会结构性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就只能靠自己创造条件去解决。

说个自己的故事,我读书那会,我爸也是一年大部分时间在外面打工,等我上初中了,我妈也想去,我爸坚决不同意。

孩子就一个,孩子废了,赚那么多钱有什么意义?

当年的原话,我至今都记得。

宁愿舍弃生活质量,也坚决不让我做留守儿童。

还有一个事,是我的一个亲戚。

刚开始,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带,一二年级成绩还行,孩子小,爷爷奶奶管得住。到三四年级,孩子大了,开始叛逆,放学回家,就和村里的孩子围在一起打游戏,有时候打一通宵,成绩直线下滑。

亲戚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就回来了。在县城里租了个房子,孩子在县城读书,不寄宿,每晚回家。大人就在县城工作,工资没大城市高,除去开支,略有盈余。

孩子现在读高中,上985有点难,本科问题不大。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那很多,一定程度带动了县城的房地产。

生活不容易,尤其经济下行的年代,赚钱更加不易,劝别人少赚点钱多陪陪孩子,多少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

但当我们在考虑工作和孩子的时候,千万别把留守当作无所谓的小事。

当我们决定生小孩的时候,也认真思考一下,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在孩子需要你的时候,陪在身边。

孩子废了,做家长的也不好受。


寄 宿

留守和寄宿,家庭失位的两大重灾区。

校园霸凌最常发生的地方,就是宿舍。

厕所可以少去或者等等再去,但宿舍不行,孩子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呆在宿舍——一个基本无老师监管的灰色地带。

应该有人记得去年的大同校园霸凌事件。

十岁的小孙被同学长期霸凌,包括殴打、喝尿、舔生殖器……行为之变态,我都无法想象这是十岁孩子做出来的。

而霸凌的地方就是宿舍。

这还是大同市里面的一所贵族学校,尚且不能对宿舍进行有效管理,更别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乡村学校。

体育老师教数学,美术老师教英语,音乐老师教化学,在偏远地区见怪不怪,连基本的教学任务都无法保证。

我读初中那会,很多同学就是在宿命被人打到自闭,最后转学或是退学。

学校监管缺位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背后是教师资源严重不足。

可悲的是,很多家长至今觉得,寄宿能提高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而寄宿制带来的伤害,远不止校园霸凌。

教育学者尹建莉说,送孩子寄宿,本质上是反自然、反天性的,是成人无视儿童作为一个人的自然需求、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到孩子头上。

送孩子寄宿唯一的好处,就是解脱父母

如果不想孩子被霸凌,不想孩子心理出现问题。高中之前,最好是大学之前,不要送孩子去寄宿。


家 庭

不留守,不寄宿,孩子在身边,有了这个前提,再来谈家庭介入,才有可能。

父母能做的,其实很多。

·“有我在,你怕什么?”

孩子之间有一套自己的交往逻辑,孩子之间的事,不能让大人知道,你告诉了大人,你就破坏了规则,很丢人,要被嘲笑。

我们都是小孩过来的,对这套逻辑,再熟悉不过。

很多小孩被校霸凌,不敢找老师,不敢找家长,不是因为害怕,而是觉得,找大人帮忙是极其不光彩的事。

小孩也要自尊。

这也是家长最头疼事情,如果不仔细观察孩子回来后的变化,很难发现孩子被霸凌。

破解的方法,是能和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模式,养成倾听孩子的诉求和表达的习惯。

只有如此,孩子才愿意和你沟通学校发生的事情。

同时给孩子一个明确的声音,有爸妈在,你怕什么?

在孩子需要你的时候,父母不要缺席。让孩子真真切切感受到,父母才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做个不好惹的人

被人打了?那就打回去。

告诉孩子,我们不惹事,但也不能怕事。别人打你,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立马打回去,当场打回去。

而且要尽量打赢。

告诉孩子,在学校一定要多团结同学,一个人打不过,就找同学一起打。

做个不好惹的人,别人自然不敢惹你。

·做孩子最好的伙伴和教练

每次看到校园霸凌,我都会想起这个例子。

Milla因为个子小,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被同学霸凌:

“他们会咒骂我,说我不合群,说我个子小,他们会推我,扯我的头发。”

为了能保护自己,Milla下决心变强,她决定参加海豹突击队培训课程。

而Milla的爸爸顺理成章成了女儿的私人教练,还专门为女儿聘请专业教练和医生对她进行评估。

9个月的训练,每周5天,每天3小时。

在9岁的小时,Milla实现了一项惊人壮举——

参加并完成了美国海军为海豹突击队设计的24小时战蛙挑战赛。内容包括:36英里赛跑、8公里游泳、在25项障碍穿越中跑6圈。

校园霸凌?

看谁还敢!

中国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说,孩子从小一定要有体力锻炼。只要孩子有运动,他就有爆发力,有爆发力他就不容易被欺负;相反,这孩子不运动,胳膊腿那么细,人家一推,他就倒了,多好玩呀,下次还推。

要想不被欺负,那就变得强大。

孩子太柔弱了,那就和孩子一起锻炼,一起变强。就像米拉说的,我的父亲永远在我身边,他是最好的伙伴和教练。

别说什么工作忙,没时间。

那纯粹是借口。
既然生下来了,就该负责到底。

当然,我们防止小孩被霸凌的时候。也别忘了,别让自己的孩子,成为那个霸凌者。

ENG

推荐阅读:民谣消失在春风里

欢迎点击下方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